近日,随着各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陆续收官,盐城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红色湿地,青春筑梦志愿服务团在新四军纪念馆的实践成果引人注目。该团队通过专业守护与青春传播双轨并行,既为红色文化场馆注入鲜活生命力,更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识转化与能力提升,最终以亮眼成效完成此次红色文化传承实践。
环境优化与服务升级双效并行
由信24(3)班仓鑫带领的实践团队,以纪念馆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。清理组开展展柜深度清洁维护,通过系统擦拭与隐患排查,使文物展陈面貌显著改善,助力红色湿地历史细节完整呈现;引导组立足关键点位提供三位一体服务,既完成路线导览、历史讲解等专业引导,又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个性化帮扶,有效深化游客对新四军历史的认知维度,全面优化纪念馆参观服务效能。
青春成长与精神传承双向收获
信24(15)班大数据专业张蓓蓓通过文物近距离接触深化革命历史认知,在梳理湿地与新四军历史渊源的过程中,深刻感悟革命精神内涵,团队凝聚力在协作实践中显著提升。同期,於倩如、管利宏、冯潇杰三位同学主动研习革命历史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讲解实践,既完成红色故事传递,又深化自身对革命基因的理解,实现服务他人与自我提升的双向成长。
红色精神传播范围持续扩大
此次社会实践立足长效红色精神传承,通过实践行动激活红色记忆生命力。团队一方面系统整合零散史料,构建有温度的革命叙事体系,使历史印记更鲜活可感,持续以红色精神传播者与守护者身份开展生动讲解;另一方面与纪念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通过持续知识更新与服务能力提升,为红色湿地保护与精神传承提供稳定青春动能。当前实践成效获游客广泛认同,红色精神传播范围持续扩大。
此次实践活动以具象化成果彰显青年担当,既为红色场馆注入持续活力,更实现革命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的代际传承。志愿服务团用行动证明,新时代青年正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。
审核:郭晓俐 姜琳 王金铭 作者:王金铭 仓鑫 周娇娇 责编:徐昕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