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青春之名 赴盐马之约|我校志愿者护航2025盐城马拉松
以青春之名 赴盐马之约
盐师“志愿绿”闪耀42.195公里赛道
3月30日7:30
2025盐城马拉松
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(盐城站)
活力开跑
春日的盐城湿地绿意盎然,来自全球的20000名跑者踏着晨光跃动于赛道,用脚步丈量城市脉动。而在赛道旁、补给站、分流点,586名盐师志愿者,以专业与温情串联起这场盛事的每一处细节,成为“国际湿地、沿海绿城”最鲜活的青春注脚。
自2025盐城马拉松志愿者招募启动以来,我校高度重视、精心组织,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动员,吸引2000余名学子踊跃报名。经层层选拔,最终543名赛道志愿者及43名学生裁判脱颖而出。在赛事组委会、盐城团市委指导下,校团委联合信息工程学院、教育科学学院等5家学院开展系统性岗前培训,为志愿服务注入“专业基因”。
赛前:厉兵秣马织就保障密网
3月26日下午,通榆校区主楼B101、B103、A108教室擂响“战前演练”的鼓点。盐马组委会张欢老师以马拉松百年历史为引,深入解析赛事规则与盐城特色赛道设计,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,向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应急处置流程,并针对服务礼仪、沟通技巧等环节进行了现场示范,以确保志愿者们能够熟练掌握所需技能。
物资先行,精准分发。同一日下午1:30,主楼B面广场打响“物资分拣战”——志愿者们将550套服装、103箱补给物资及为543名志愿者特制的物资包进行分类搬运,并依照岗位编号进行精准分发。
踏勘丈量,织密服务网。3月29日午后,各小组组长奔赴盐城奥体中心集结,兵分多路开展赛道“深度体检”。从迷你健身跑分流点的警示标识角度,到全马38公里处补给站的遮阳棚高度,志愿者们将严谨刻入毫厘之间,用脚步标注责任坐标,确保每个细节经得起万双眼睛检验。
赛中:披荆护航尽展青春锋芒
披星出征,向光而行。3月30日凌晨4:00,通榆校区的寂静被青春热血打破。志愿者们披着星光整队集结,4:30分,16辆大巴如绿色动脉般驶向赛道。
拂晓集结,全线布防。6:00的赛道旁,补给站志愿者将香蕉、黄瓜、面包、能量饮料、饮用水等补给品整齐摆放在桌上,志愿者们摩拳擦掌……当朝阳跃出地平线时,42.195公里战线已全线就绪。
师生护航,执裁担当。赛事当日,我校体育学院师生以裁判员身份深度参与赛事保障工作。严格履行裁判职责,精准实施赛道指引、秩序管控,确保竞赛流程规范有序。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保障赛事公平公正运行,充分彰显高校服务地方体育事业的社会责任与专业担当。
服务图鉴,温暖定格。发令枪响,盐师青年化身赛道守护神——在饮水站,他们以行云流水的流畅动作递出温水;在分流点,他们以精准高效的清晰指令引导选手转弯;在终点线,他们以饱含温度的掌声迎接疲惫跑者。志愿者们以他们的专业和热情,默默守护着赛道的每一个细节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温暖与力量。
赛后:赓续星火 再赴志愿山海
当最后一位跑者冲过终点,志愿者们开启“清场模式”:废弃水瓶分类回收,折叠桌凳整齐归位,42.195公里赛道纤尘不染。13:45,随着最远端志愿者登车返程,“盐师绿”全员圆满完成使命。
志愿长跑,永不停步。从凌晨4点的星光列队,到午后1点的灿烂笑颜,盐师青年用42.195公里的坚守证明:志愿精神不是瞬间绽放的烟火,而是细水长流的星河。正如跑者们竖起的大拇指:“这些年轻人,是盐马最好的名片!”
志愿精神是永不停息的接力长跑
掌声之外有无数双手在托举希望
“致敬!赛道旁那抹最亮的盐师绿”
愿以今日汗水为火种
点燃更多青春热望
让志愿微光汇成星河
照亮盐城文明新征程
审核:郭晓俐 姜琳 王金铭 作者:王金铭 邬诗怡 责编:赵泽瑞